小脑萎缩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机体随意运动的
作用。小脑萎缩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一种疾
病,多为神经系统遗传或退行性病变累及小
脑的一种表现。
·共济失调是小脑萎缩的主要临床表现。
小脑萎缩使肌肉的张力降低,导致肢体
发软,走路摇摇晃晃,站立不稳,步态
蹒跚,辨距不良(动作易超过目标),
由于颤抖导致书写不规整。其他症状表
现还包括:言语缓慢,发音不清,眼球
震颤,肌张力减弱等症状。
引起小脑萎缩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
性、退行性病变(随时间流失,结构改
变和功能衰退)、慢性酒精中毒、感染
(脑炎)、药物中毒等。随着年龄的增
长,发病几率明显增加,一般多发生于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医生根据病史、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及
影像学检查等,对小脑萎缩的诊断并不
困难。
目前对于小脑萎缩缺乏有效的治疗方
法,仅能对症治疗。也无法通过治疗使
已经萎缩的脑组织功能恢复。
·小脑萎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
愉悦,积极进行康复训练。适当多吃些
新鲜、含优质蛋白的食品,坚持用药,
同时注意治疗身体疾病。
小脑萎缩目前没有明确且有效的预防方
法。但我们可以注意预防和积极治疗可
能导致小脑萎缩的原发疾病,避免相关
的危险因素,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尽可
能减少小脑萎缩的发生风险。
小脑萎缩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
·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是小脑萎缩的主要
表现。主要症状为站立不稳,走路摇摇
晃晃;无法准确辨认距离,离目标越近
震颤越明显,例如,书写时颤抖,写字
不工整。
·构音障碍:言语缓慢,说话不清楚,同
时带有爆发性语言,原因是口唇、舌、
咽喉等肌肉共济失调。
·限球震颤:患者会出现眼球左右的摆
动。
肌张力降低:主要见于急性小脑半球病
变,在慢性病变时较少见。
小脑萎缩的病因有哪些
小脑萎缩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性、慢性退行
性、慢性酒精中毒、感染、药物中毒、年龄
等。
·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家
族显性遗传神经系统疾病,多为显性遗
传。
·慢性退行性病变:多系统萎缩同时出现
锥体系、小脑、锥体外系、自主神经系
统损害。其中可出现小脑萎缩导致行走
不稳。
慢性酒精中毒:酒精中毒会导致小脑萎
缩。
小脑炎(感染)∶急性期小脑炎出现小
脑性共济失调,后期可出现小脑萎缩,
导致行走不稳。
药物中毒:癫痫患者服用苯妥英钠等抗
抽搐剂,可影响小脑,出现头晕、共济
失调。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几率明显
增加,一般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
人。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愉悦,积极参
加康复和脑力训练,避免跌倒。适当多吃些
新鲜、含优质蛋白的食品,坚持用药,同时
注意治疗身体疾病2。
·保持心情愉快,积极康复训练。患者在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愉悦,不要过于
激动,同时要注意积极参加康复锻炼。
加强脑力训练。可以通过看书学习来增
强脑力训练,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供
血、供氧。
·多吃新鲜、含优质蛋白的食品。平时少
吃辛、辣、腌、熏类食物,多吃乳类、
肉类、蛋类、鱼虾、蔬菜水果及豆类制
品等新鲜且含优质蛋白的食品。
·坚持用药,注意治疗身体疾病。患者需
要遵照医嘱,坚持用药,同时也别忘了
其他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尤其是高
血压、糖尿病、肺心病等慢性疾病。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