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患者全程指南六治疗放疗

手术后胶质瘤细胞可能会留在大脑中并可能扩散。在您从手术中恢复后,可能会接受放射疗法以破坏残留的胶质瘤细胞。放射疗法用于治疗完全切除和部分切除的肿瘤。将由放射肿瘤科医生(放射治疗癌症的专家)管理您的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将高能射线聚焦在肿瘤细胞上。这可以是X射线、光子或质子。将高能射线照向肿瘤区域以破坏肿瘤细胞内的DNA。这能杀死癌细胞或阻止产生新的癌细胞。您不会看到、听到或感觉到辐射。它穿过您的皮肤和其他组织到达肿瘤。

不过,辐射会伤害正常细胞。根据胶质瘤的类型,辐射将照向肿瘤及其周围的一些可能含有癌细胞的组织。您的肿瘤放疗科医生将使用避免和减少对正常组织施加辐射的方法。您的放射计划将根据您、您的肿瘤和您的大脑量身定制。

☆模拟

要接受放射治疗,您必须首先进行一次计划(模拟)治疗。在模拟过程中您不会接受任何放射治疗。在此过程中,您将躺在治疗台上,并被告知如何调整为治疗所需的姿势。在放射治疗期间,您必须保持静止。将为您配备一个特殊的头罩,以帮助您在治疗期间保持不动。面罩由网状材料制成,在模拟之前根据您的脸部进行塑形。面罩还将帮助您在每次就诊时保持相同的治疗姿势。

将通过影像学检查拍摄您的头部和肿瘤的图像。通常采用CT或MRI扫描对应用射线的类型和方向进行规划。您的放射团队将使用这些图像规划最佳放射剂量、射线束的数量和形状以及治疗次数。

特定的胶质瘤所用的放射疗法类型不同:

EBRT(外照射放疗)是治疗胶质瘤最常用的方法。EBRT使用大型机器从体外进行辐射。在治疗过程中,辐射装置会在您周围移动。EBRT使用计算机和软件来控制射线束的大小、形状、剂量和方向。控制射线的能力可以有效治疗您的肿瘤,同时减少到达正常组织的射线。

3D-CRT(三维适形放射疗法)是一种使用来自模拟期间影像数据创建肿瘤3D计算机模型的EBRT。机器使用该模型从不同角度发出匹配肿瘤的确切形状和位置的射线束。这可以限制影响周围组织的辐射。

IMRT(强度调控放射治疗)是一种更精确的3D-CRT形式。射线束在许多不同的角度被分成多个较小的束。此外,每个射线束的强度都可以调整(调节)。射线束在肿瘤处精确相交。

质子束疗法很像3D-CRT,但使用的是质子束而不是光子束。质子束仅行进到一定深度,然后就会停止。光子束会减慢速度,但会继续前进。这意味着质子束可以更好地避开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质子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可能较少。其缺点是质子疗法需要非常特殊的机器,因此只有少数治疗中心可以使用。与标准辐射技术相比,成本也更高。

SRS(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外科手术。这是一种放射疗法,使用光子或质子束为一个小而精确的区域提供高剂量的辐射。这意味着SRS需要的治疗次数可能比其他类型的放射治疗更少,通常需要1到5次治疗。SRS通常用于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或手术难以触及的肿瘤。SRS也可用于第一轮放射疗法后复发的胶质瘤。您可能听说过GammaKnife(伽马刀)或CyberKnife(射波刀),这也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一种形式。

☆接受放疗

在治疗期间,您将躺在治疗台上与模拟中相同的位置。您需要戴上头罩进行脑肿瘤治疗。也可以使用其他设备来帮助您保持静止。

您需要独自待在治疗室,由放射技师在附近的房间操作机器。技师能够通过对讲机和视频系统看到、听到您并与您交谈。进行治疗时,即使闭上眼睛,也可能会听到噪音和看到灯光。

辐射的总剂量分布在多次治疗(疗程)中。治疗次数因患者而异。治疗通常每天一次,最多每周5天,持续约6周。一个疗程大约需要15到30分钟。其中实际的辐射时间仅有数分钟。您会每周于肿瘤放疗科医生处就诊,检查您的情况。

☆辐射的副作用

放射疗法的副作用因人而异。肿瘤类型、肿瘤位置、辐射剂量、治疗时间和其他因素等因素都会起作用。副作用具有累积性,也就是说在治疗过程中会更加严重。

辐射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尽管睡眠,但仍感到疲倦(疲乏)。也可能会在治疗部位发生脱发或头皮刺激。辐射的其他副作用包括肿胀(感觉头内有压力)、头痛,有时还会出现恶心或食欲不振。罕见的副作用包括惊厥发作、听力损失、言语或记忆问题,以及治疗开始前已有症状的恶化。可能的长期副作用包括心理功能下降。您的多学科团队将与您一起协助解决这些问题。

治疗的另一个罕见副作用是放射性坏死。这可发生在治疗后数月至数年内。放射性坏死就像手术疤痕,但发生在脑组织中。这会导致大脑肿胀,并可能导致头痛或惊厥发作等症状。医生可能会为您开具类固醇来帮助缓解炎症。在某些情况下,放射性坏死不会引起症状,只会出现在大脑影像上。

以上并不是辐射的唯一副作用。请向您的治疗团队索取常见和罕见副作用的完整列表。他们可以告知您更有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如果副作用困扰您,请告诉您的治疗团队。可能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您的感觉。还有一些方法可以防止一些副作用。

敬请注意:本文仅供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参考之用,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不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如出现文中描述的症状,请及时就医。另外,本文仅节选原文的一部分,内容可能不完整或与原文存在偏差,若需更完整的信息请参阅原文。

撰稿:盖菁菁

审校:张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meo.com/zcmbzz/15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