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姐,一位31岁的上班族。每天都是伏案工作,电脑桌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还经常熬夜、加班。
之前因为在一次打球时意外不小心摔倒撞击头部后,出现过头痛、头晕的表现,都是一过性,持续时间不长。当时也没有当回事儿,就没有在意。但最近明显感觉到头痛持续时间有点长,而且比较频繁,并且盯着电脑屏蔽时间久了,感觉视线还有些模糊。
昨天和朋友一起去吃饭的时候,突然晕倒了,这可把朋友吓坏了,立即叫了急诊。经过医生检查,竟然没有什么问题,也不是低血糖、也不是休克,过了几分钟,竟然自己又醒来了。
在她醒后,医生问了她的症状表现,最近情况等等。医生在了解基本症状后,又问道:头部有受到过外伤吗?例如撞击、摔倒。
李小姐说:哦,对,前段时间不小心摔倒了,头撞到了地上,当时还懵圈了十几秒,后面就开始有了隐隐的头痛,最近时间加重了。
医生说:你头部有过外伤史,可能脑袋里面有血肿什么的,我们需要先做一个颅脑CT,做个心电图,再抽个血,看看肝肾功能这些。
李小姐又提到:对了,医生,我最近除了头痛,还总能闻到异味,就好像臭水沟味儿,但是我问我同行的伙伴们,他们都说闻不到,怎么我这嗅觉也出问题了。
医生解释道:目前具体原因我们还不能下定论,或许和头痛是有关系的,那我们做了检查再看看什么情况。
心电图和肝肾功能都正常。肝肾颅脑CT结果出来后,医生神色凝重,告诉李小姐:根据CT结果显示,你的脑袋里面是有个东西,但是目前具体是什么问题、什么程度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查。之后又做了MRI,各科的医生一起讨论,这很明显是个胶质瘤了,根据影像学表现还可以看出来是个恶性的。
李小姐确实很难接受,我就摔了一跤,怎么就有肿瘤了。胶质瘤是什么,李小姐嘴唇都颤抖了。关于胶质瘤的具体问题,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胶质瘤?
大脑里面最常见的两种细胞,一个是神经元细胞,一个是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是最重要的,负责我们的记忆、语言、思维等,而胶质细胞起到对神经元细胞的营养、支持、保护作用。
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是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肿瘤的统称。
关于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定论,危险因子有高剂量电离辐射、基因遗传突变、病毒感染等等。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性格和意识改变、癫痫、运动和感觉障碍等,伴随症状有记忆力减退、尿失禁、言语表达困哪、视力障碍等。
二、了解胶质细胞瘤的分类、分级?
根据数据统计,胶质瘤每年发病率为3-8人/10万。在20-50岁的中青年中好发,10岁左右的儿童也多见。
根据细胞种类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其中星形细胞瘤发病率最多,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人;髓母细胞瘤多见于儿童。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胶质瘤分为Ⅰ、Ⅱ、Ⅲ、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常见的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巨细胞星形细胞瘤。Ⅲ级多见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多见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约占全部胶质细胞瘤的一半。
近些年来,恶性的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根据美国脑肿瘤数据统计,恶性胶质瘤约占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的70%。可以看出来恶性胶质瘤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影响还是极大的。
三、胶质细胞瘤主要依靠什么来诊断?
目前诊断主要依靠颅脑CT和磁共振成像(MRI)作出影像学诊断,其中以MRI平扫加增强检查为主,CT为辅。
还需要通过活检获取肿瘤标本,最终明确病理学诊断。严格按照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对胶质瘤进行病理学诊断和分级。能够明确诊断,对胶质瘤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很大帮助。
四、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手段有哪些呢?
胶质瘤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和化疗结合、免疫疗法辅助的综合治疗模式。手术认为既要安全、也要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放化疗主要是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延长生存期。一些新的放疗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近年来有相关报道,通过电场治疗也有利于部分患者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生存率。
关于胶质瘤的影像学研究及诊疗效果均有成果,但胶质瘤的预后尚不尽如人意。胶质瘤的治疗还需要多学科会诊,例如神经外科、放射治疗科、肿瘤科、病理科、中医科、康复科等,根据患者病情、自身身体情况、病理分级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五、胶质细胞瘤的预后?
胶质瘤大部分是恶性程度较高的,所以在手术、放化疗治疗后还是有复发的风险,病情发展迅速,预后比较差,所以要定期复查,实时掌握病情进展。疾病的发展还会导致诸多后遗症,例如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疝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头部受到撞击、碰撞都要引起重视,可能会有出血、水肿等多种表现。关于胶质瘤的相关问题,已经做了系统的解答。我们知道,它是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肿瘤的统称,好发于中青年,10岁左右的儿童也是一类好发人群。
目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没有具体论述,与遗传和辐射等相关。分为四级(Ⅰ、Ⅱ、Ⅲ、Ⅳ级),诊断主要是MRI和颅脑CT,病理学诊断需要或活组织检查。治疗手段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是由于恶性程度高,手术治疗后效果也不甚理想,有很大复发的风险。所以还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多学科会诊,定期复查,提高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