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日讯(记者刘璇通讯员刘望)网约车司机等客途中突然手脚不停使唤,他冷静下来,第一时间拨打求救,为自己抢得一线生机。2日中午,长江日报医院(医院)获悉,男子经过及时手术,目前已经度过了危险期。
34岁的李师傅是个网约车司机。他的妻子胡女士告诉长江日报记者,11月1日上午,正在上班的她突然接到丈夫打来的电话,说是在天河机场等客途中,突然左侧手脚不听使唤,嘴巴也有点结巴,说是已经打了,要她随时保持电话通畅。很快,丈夫的电话就接不通了。半个小时后,胡女士接到指挥台电话,才知道丈夫已经昏迷,医院救治了。
上午9时40分,医院,得知丈夫已经陷入深度昏迷,此时他的血压高至/毫米汞柱。急查CT显示,丘脑出血20毫升。神经外科主任张志强提供了三个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开颅显微清血肿和电磁导航下血肿穿刺,分别分析了不同治疗的优劣后,建议选择损伤最小、手术时间最快、预后较好的电磁导航下血肿穿刺术。
电磁导航能精准定位脑血肿。通讯员刘望摄
中午11时30分,李师傅被推入手术室。医生将CT数据输入电磁导航定位系统,在电脑模拟下选择穿刺点和穿刺路径,头皮切口仅2厘米,穿刺针精准直击病灶,引流出丘脑积血。血肿完全清除后,李师傅转至重症监护室密切监护,2天后就能回到普通病房。
胡女士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丈夫有高血压,平时都是她监督丈夫服药,每次他总是嘴里答应得好好的,转个身就我行我素,一盒高血压药能吃上一两个月。“幸亏他在昏迷前打了求救电话,救了自己一命。”说起这次意外,胡女士后怕不已。
神经外科团队正在电磁导航下为患者穿刺清理血肿。通讯员刘望摄
据了解,李师傅接受的电磁导航定位穿刺术在武汉是首次开展。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志强称,这种手术定位精准,创面极小,效果显著。他指出,近年来脑出血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三四十岁的患者屡见不鲜。患者都有一个共性:高血压且血压都控制不好。
为什么高血压脑出血越来越年轻化?张志强认为,这主要跟年轻人平时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不规律的作息、过多的社会压力和应酬、缺乏运动等息息相关。他解释,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使得年轻人一方面出现很多高血压患者,另一方面造成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过度疲惫。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往往认为自己年龄不大,不规律甚至拒绝服用降压药,从而导致血压控制不理想。“这个时候,一旦遭受外界环境刺激、温度刺激或者突发意外,很容易引发高血压脑出血。”
电磁导航切口下,能精准定位脑血肿。通讯员刘望摄
张志强提醒市民,出现呕吐、眩晕、语言障碍和身体偏瘫等症状时,很可能是脑卒中,第一时间就医是救命的关键,千万别再等等看。进入秋冬季,早晚温差大,人体血管收缩比较厉害,心脑血管意外事件进入高发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一定要按时吃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突发血管爆裂危及生命。即便是正常人,也应该定期监测血压,有高血压史的人最好将头部CTA检查纳入常规体检计划中,做到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