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果显示我有脑梗,我该怎么办

经常会有亲朋好友给我发来一张报告单,忧心忡忡的问我,“今天体检说我有脑梗了,我是不是得赶紧住院啊?”

仔细一看报告单:

不必担心,今天就来帮你揭开“腔隙性脑梗死”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体检报告中的“常客”。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超过半数都可发现“腔梗”。不过,由于其梗死的范围较小,通常并不会有什么特殊的不适症状,更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腔隙性脑梗死”又称为“无症状脑梗死”,只有做了头CT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后才知道。

严格意义上来讲,“腔隙性脑梗死”并不同于我们常说的“脑梗死”、“脑血栓”、“脑中风”。其定义为: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等危险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导致供血动脉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梗死灶直径1.5厘米),从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缺血、坏死和液化的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小空腔,故称为腔隙性脑梗死。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年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造成血管与脑组织的间隙增大,形成所谓的“腔隙性改变”,这部分老年人报告单上的“腔隙性脑梗死”并不代表血管发生了堵塞。

什么原因导致的“腔隙性脑梗死”?

罪魁祸首:高血压。

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

长期的高血压,导致小动脉血管壁发生变性,管腔变窄,进而发生小动脉的闭塞。我国是高血压病高发国家,因此腔隙性脑梗死相当常见。

此外,栓子脱落至脑内小动脉造成小动脉阻塞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栓子可来源于心脏(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房颤等,会导致心房内血流不畅,形成涡流,导致心房内壁逐渐形成挂壁血栓),也可来源于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得了“腔隙性脑梗死”该怎么办?

第一步:找原因!

尽管如上所述,腔隙性脑梗死并没有多大的危害,但它像是轻轻给我们敲了一下警钟,提醒我们要引起注意,分析自身的原因:

有没有高血压?控制的怎么样?

有没有糖尿病?控制的怎么样?

有没有高血脂?控制的怎么样?

有没有房颤、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病史?控制的如何?

有没有长期大量吸烟、饮酒?

第二步:上面5个问题自问自答之后,下一步该做什么自然便有了答案。

对于“三高”患者,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和服药控制;

对于长期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

对于二尖瓣狭窄严重的患者,需要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

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低盐低油低糖,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

查出“腔隙性脑梗死”会对我以后造成什么影响?

腔隙性脑梗死危险性通常很低,一般不会留后遗症,不需要有任何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每年定期体检即可。查出“腔梗”不要怕,相反,它引起了我们的重视,预防了更严重的脑梗死发生,反倒是个“好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meo.com/zcmbyf/13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