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为神经外科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多起源于蛛网膜颗粒的蛛网膜细胞或蛛网膜帽状细胞,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女性多见。病变多位于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大脑凸面,本病起病缓慢,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病变较大时可出现颅压增高,局部定位症状。部分脑膜瘤可见钙化,钙化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斑点状、弧形,也可整个瘤体均匀钙化,钙化原因是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多见于良性脑膜瘤,血供不丰富或病程缓慢者,生长活跃的脑膜瘤很少表现有钙化,且常见于病理分型为纤维型及沙粒型。发病原因: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述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阶段。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脑膜瘤基本属成年人肿瘤,发病峰值年龄为40~60岁,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1:4。全部脑膜瘤中,仅有1~2%见于儿童,儿童发生脑膜瘤时,常在少见部位,如侧脑室内或后颅凹。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大小和部位。肿瘤较小时无症状,多于影像学检查或尸检时意外发现。由于肿瘤生长缓慢,产生症状时,瘤体多己达到相当大程度。大脑突面和矢状窦旁脑膜瘤常见表现是癫痫和半身无力。发生在海绵窦者可有多组颅神经受损。额区和嗅沟脑膜瘤可产生精神症状和失嗅。蝶骨嵴脑膜瘤常引起视力障碍。桥小脑角区肿瘤则致听力和颅面感觉异常。术前健康教育1、饮食与营养指导: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和术后组织的修复能力。术前戒烟酒,避免受凉。成人术前6—8小时禁饮食,小儿术前3—4小时禁食,以免麻醉后呕吐造成误吸。2、休息与活动指导:⑴.为了术后能尽快康复,术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卧床时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⑵.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不习惯引起便秘、尿潴留。训练深呼吸、翻身,目的是预防术后并发症。⑶.避免用力咳嗽和大便而诱发颅内压升高,如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改变等颅压升高症状,要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加强安全防护措施。⑷.外出检查时需随时有人陪伴,防止跌伤。3、皮肤准备:病人在手术前一天下午剃光头后并用肥皂水清洗,天冷时,备皮后戴帽,预防感冒。4、下列两种情况暂不宜手术:⑴.女病人月经来潮时不宜手术。⑵.有各种感染的:如感冒、发热、咳嗽、痰多不宜手术。5、心理指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预后,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鼓励病人住院后必须进行心理调整,主动适应术后生活,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积极自理个人生活。术后健康教育1.体位: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清醒后取头高位,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较大脑膜瘤切除术,应禁止患侧卧位,以防脑组织移位及脑水肿发生。2.饮食:麻醉清醒后,遵医嘱如无吞咽障碍即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应尽量少进食牛奶,糖类食物,防止其消化时产气过多,引起肠胀气。以后可逐渐过渡到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食易消化饮食。3.术后注意各种引流管通畅情况,避免扭曲、脱落。
4.有癫痫病史,遵医嘱按时、定量口服抗癫痫药物,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癫痫病人不宜单独外出、登高、游泳、驾驶车辆及高空作业,随时携带疾病卡。教会家属癫痫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措施,防止病人意外伤害。5.肢体活动障碍者,给予肢体功能锻炼,瘫痪肢体放置功能位,感觉障碍者禁用热水袋以防烫伤。预防压疮,保持皮肤、口腔、会阴部清洁,教会家属鼻饲饮食注意事项。出院指导:1.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2.有癫痫病史:遵医嘱按时、定量口服抗癫痫药物。不可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以避免加重病情。3.加强康复锻炼:对肢体活动障碍者,加强肢体功能锻练,户外活动须有专人陪护,防止意外发生,鼓励病人对功能障碍的肢体需经常做主动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对语言困难者要告诉和训练说话,促使功能恢复。4.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和重体力劳动,行动不便者要防止跌伤,最好有人陪伴。5.出现下列指征应及时就诊:(1)原有症状加重。(2)头痛、头昏、恶心、呕吐。(3)手术部位有红、肿、热、痛、积液、渗液等及时就诊。(4)不明原因持续高热、抽搐、肢体乏力、麻木。6.伤口愈合1个月后可以洗头,出院3个月或半年后要定期复查,了解和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