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ImproveSometimes,ToCommunicateOften,
ToSummarizeAlways..
作者:*金蔚涛赵阳张俊赵元立刘爱华
单位:医院
*医院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29岁,2周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伴言语缓慢,医院行头CT检查示左额叶脑出血,进一步行头部CTA检查发现左额叶动静脉畸形,为行进一步治疗以“左额脑动静脉畸形”收住我科。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血压/67mmHg。神清,语缓,对答准确正常,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正常,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颈强直阴性,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Kernig征阴性。GCS评分:15分。
初步诊断:脑出血(额叶,左);脑动静脉畸形(额顶叶,左);
术前影像(图1,图2,图3),发现畸形团位于血肿后发,临近功能区,供血发自左侧大脑前动脉和左侧大脑中动脉,经皮层静脉引流入上矢状窦。
图1
图2
图3
病例特点:
1.青年男性,AVM破裂出血诊断明确。
2.术前查体无明显异常,出血未导致明显功能障碍。
3.影像学检查提示血肿位于功能区前方,AVM位于血肿后方,临近功能区,供血分别来自左侧大脑前动脉和左侧大脑中动脉,经2支皮层静脉引流入上矢状窦。Spetzler-Martin分级:III级(直径3-6cm,功能区,浅部引流)。Lawton-Young评分:5分。
术前评估:
1.预后及危险因素评估:患者年轻,有破裂病史,年破裂率约4.8%,终身风险约76%,存在手术指征。SM分级III级,病变临近功能区,手术治疗有致残风险;患者存在供血动脉动脉瘤,属出血高危因素,故本患者选择一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治疗目标首先是闭塞两个供血动脉动脉瘤。
2.手术风险评估:术前3D-DSA提示畸形团位于血肿后方,临近运动区,MCA终末支自畸形团后方加入供血;ACA终末支自畸形团前方加入供血;考虑运动区位于后方,MCA终末支栓塞是需严格控制返流,防止影响皮层血供,ACA相对返流范围可稍扩大,尽可能栓塞AVM。多支供血动脉参与供血,考虑供血动脉均为颅内动脉终末支,走行迂曲,需控制返流程度,防止拔管困难血管移位导致出血,需考虑多支导管分别进行栓塞。
手术术式: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术
手术器材:6FGuiding、Onyx18、Marathon微导管、Asachi10微导丝
手术过程:
1.选择左侧大脑中动脉进行第一次栓塞,要点:栓塞供血动脉动脉瘤,尽量减少返流。(图4)
图4
2.选择左侧大脑前动脉进行栓塞,要点:返流范围可相应延长,尽量栓塞。(图5)
图5
ACA远端分为两支,初始时考虑下端分支可能为主要供血动脉,故选择其为路径血管,微导管到位顺利,手推造影见管头尚未进入AVM畸形团内,前端血管扭曲且管径较细,考虑出血风险决定行供血动脉栓塞,适当延长返流,利用高压锅技术尽量栓塞,推注Onyx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管头前方存在一支手推造影时未显影的小分支,此分支位于畸形团外向额叶前方走行,考虑供应正常脑组织,故中止栓塞,LICA造影显示ACA远端上端分支参与AVM供血故撤出导管,以上端分支为路径血管继续栓塞。(图6)
于分叉处手推造影显示远端多个分支供血,血管走行较直,下端分支未见明显供血,于上端分支内选择多个分支均难以达到畸形团内,故仍选择行供血动脉栓塞,利用高压锅技术尽量栓塞AVM,栓塞后造影显示畸形团不显影,供血动脉动脉瘤不显影。
图6
造影晚期仍有引流静脉显影,正位局部放大可见MCA末端仍有小分支对AVM供血,且仍有动脉瘤样结构存在(图7),故考虑继续行MCA栓塞,要点:1闭塞动脉瘤样结构;2尽量不返流。栓塞后动脉瘤样结构消失,AVM不显影。(图8)
图7
图8
栓塞后造影(图9)
图9
术后CT未见出血增加,患者麻醉苏醒安返回病房,术后查体:神清,言语正常,定向力计算力正常,右上肢近端及右下肢肌力IV级,右上肢远端肌力2-3级。余肢体肌力5级。
治疗体会:
本患者为年轻破裂AVM患者,手术指征明确,病变临近功能区,SM分级III级,手术有一定致残风险,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作为一期治疗选择,一方面降低出血风险,另一方面即使不能进行完全栓塞,也可为后续的手术或伽马刀治疗降低风险和难度。本例患者由于存在供血动脉动脉瘤这一高危再出血因素,故在出血亚急性期内进行了血管内栓塞治疗。
本患者的治疗选择上,患者既往出血未引起明显症状,提示畸形团前方为非功能区,ACA终末支走行于畸形团前方,故考虑如果牺牲一些ACA的终末支,引起患者明显功能障碍的可能较小,MCA自皮层向畸形团走行,于畸形团后方加入,故考虑MCA需严格控制返流,避免影响皮层供血导致患者运动障碍。
栓塞过程中,第一次栓塞MCA后显示畸形团完全由ACA供血,而当ACA栓塞完全后,又出现来自MCA的细小供血,这一情况考虑因畸形团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引起,由于Onyx主要位于畸形团和供血动脉内,未达到引流静脉,当来自ACA的灌注压力明显降低时,MCA的供血就再度显现出来,由于此时供血完全来自于MCA的分支且存在供血动脉动脉瘤,故必须闭塞动脉瘤样结构,否则仍有出血风险。
术者简介
刘爱华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党建书记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外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青科协生物医药常务秘书长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与脑血管畸形等微创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先后获省部级奖7项,先后承担国自然、科技部等课题12项,已发表学术论文篇(Neurology、Stroke等SCI论文62篇),已获发明国家专利4项,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4名。
ToCureSometimes,
ToRelieveOften,
ToComfortAlways.
欢迎感兴趣阅读天坛介入笔记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