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小脑与多个高级认知加工过程有关,常参与语音加工、视觉字母识别及语义加工等阅读活动。一项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发现,正常阅读者的左侧小脑VI区的灰质体积与阅读准确性呈显著负相关(Jednorogetal.,)。Martin等人()也发现在阅读相关的任务中,右侧小脑VI区一直处于激活状态。然而,尽管部分研究表明双侧小脑VI区与阅读有关,但其具体的运作机制仍待探究。Lohmann等人()认为认知过程背后的内在机制可通过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FunctionalConnectivity,RSFC)反映;Koyama等人()发现阅读能力与左侧中央前回,其他运动区,左侧额下回岛盖部及左侧颞上回后部的静息态功能连接正相关,即阅读可以促进运动区域和语言区间的连接;Qian等人()则提出静息态功能连接与汉语阅读能力相关。Miro-Padilla等人()进一步观察到,左侧丘脑和右侧小脑之间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强度与注意力和语音流畅度呈正相关。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直接探讨小脑与大脑之间的静息态功能连接是否与阅读有关。小脑缺陷假说(CerebellarDeficitHypothesis)
音节加工和自动化加工是小脑可能影响阅读的关键因素。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来自以下方面:首先,小脑确实参与语音(Raschleetal.,)和自动化加工(Nortonetal.,);其次,语音技能和自动化技能均与阅读密切相关(语音意识和快速自动命名已被证实为跨语言阅读技能的重要预测因素,分别与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相关,常被用来评估阅读能力和区分阅读障碍);另外,阅读障碍可能由阅读习得之前的小脑缺陷造成,而小脑在阅读的初始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icolsonetal.,)。提出问题
目前相关研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