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解不出小便,原来是这个病作怪

北京主治皮肤科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172010.html

今年45岁的汪女士一直有脖子痛、肢体麻木的症状,颈椎MR提示颈椎间盘突出,准备行手术治疗。一天凌晨2点,汪女士突然出现了小便困难,肢体麻木、脖子痛比以前更加厉害。到了早晨7点,小便已经完全解不出来,全家人都非常着急,立即医院。

是什么原因导致无法排尿?

汪女士由家人推着轮椅到了急诊科,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痛苦,缩在轮椅中不断呻吟。急诊科医生判断她已经从排便困难发展为尿潴留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严重的症状出现呢?急诊科医生请来了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邹小冬一起会诊。

根据病情描述,邹小冬副主任医师仔细地进行查体,发现汪女士有明确的感觉障碍平面,即左侧脐平面、右侧肋弓平面以下针刺觉减退,双侧病理征阳性这些症状已经不能单纯用颈椎病来解释了,邹小冬副主任医师初步判断为脊髓病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脊髓病变呢?

在入住神经内科病房之后,邹小冬副主任医师很快为汪女士完善了颈椎MR增强扫描,结果提示颈4-5椎体平面占位性病变(图1)。得知这一结果汪女士觉得自己可能得了肿瘤,治不好了,心情非常沮丧。

邹小冬副主任医师再次分析了病情,发现她入院以来一直有低热,炎症指标也偏高,血培养提示无乳链球菌感染。

经过进一步了解,原来汪女士在发病前曾在私人诊所进行过颈部针灸治疗,因此考虑颈髓的病变为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但由于病变接近高颈段,如果不尽快处理可能有生命危险。

多学科联合诊断明确病因

针对汪女士的病情,神经内科张震中主任召集了全院多学科讨论,包括骨科、感染科、神经外科、放射科等专家进行了联合会诊,最终考虑为脊髓硬膜外脓肿,符合手术指征。

手术对脓肿病灶做了清除,并进行了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汪女士被确诊为无乳链球菌感染所致的脊髓硬膜外脓肿(图2)。

在经过后续抗感染治疗后,汪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小便正常,脖子痛消失,仅仅留下轻微的肢体麻木。

张震中主任医师介绍,脊髓压迫症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脊髓受压,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会造成严重影响,有些急性起病的患者可能会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急性脊髓炎等等。临床病史和神经查体对于脊髓病的初始评估非常重要。对于出现颈背部疼痛伴发热的患者,应该考虑硬膜外脓肿的可能。

脊髓硬膜外脓肿是脊髓压迫症的一种,脊髓压迫症是一组椎管内或椎骨占位性病变压迫脊髓,并超过脊髓代偿能力所引起的脊髓受压综合征,按横向定位分为:髓内、髓外硬膜内和硬膜外。

脊髓压迫症常见病因

1.肿瘤:常见,约占1/3以上,其中位于髓外硬膜下最常见的是神经鞘瘤,髓内肿瘤以胶质细胞瘤那件,硬膜外以转移瘤多见;

2.脊柱外伤:骨折、脱位及椎管内血肿形成;

3.脊柱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

4.炎症:椎管内反复注药以及反复手术和脊髓麻醉导致蛛网膜粘连、结核性、化脓性及寄生虫感染等;

5.先天性疾病:颅底凹陷症、寰椎枕化、颈椎融合畸形、脊髓血管畸形;

硬膜外脓肿常见病因

由于硬脊膜外腔富含脂肪及静脉丛,局部血流缓慢,抵抗感染能力较低,容易形成脓肿。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01

多继发于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灶,经血行扩散或邻近化脓灶直接侵及;

02

椎管内直接穿刺的操作可能导致感染;

03

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静脉注射药物的滥用、糖尿病、酒精中毒及慢性免疫抑制。

临床表现

脊髓压迫症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包括:神经根症状、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异常、自主神经症状、脊膜刺激症状。根据起病形式,分为:①急性脊髓压迫症:进展迅速,数小时至数日脊髓功能完全丧失。多表现为横贯性损害,出现脊髓休克;②慢性脊髓压迫症: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髓外病变常分为三期:①根痛期:表现为神经根痛及脊膜的刺激症状;②脊髓部分受压:可表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③脊髓完全受压:出现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三期并非截然分开,常有重叠,界限不清。

治疗1

脊髓压迫症的治疗原则是尽快去除病因,可行手术治疗者应尽早进行;恶性肿瘤可酌情手术、放疗或化疗;硬膜外脓肿予以椎板切除清除脓肿并抗感染治疗;如果由于血管畸形所致的出血,可考虑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2

急性脊髓压迫症需抓紧时机,在起病6小时内减压;

3

瘫痪肢体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及功能训练,长期卧床者应防治泌尿系统感染、压疮、肺炎和肢体挛缩等并发症。

专家简介

张震中

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睡眠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研究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神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睡眠医学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睡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分会委员。

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巴甫洛夫医学院神经科学系访问学习,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擅长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和痴呆、帕金森病、心身及睡眠障碍、脊髓病等疑难疾病的中西医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四上午(翠苑院区);周五上午(之江院区)

邹小冬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美国Ochsner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微循环神经变性病专委会脑积水学组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分会青年委员。

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年至年在医院神经内科进修。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眩晕、头痛、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及脊髓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眩晕门诊:

周五上午(翠苑院区)

来源:神经内科作者:邹小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meo.com/zcmbhl/13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