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高压氧综合治疗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interstitialpneumonia,NSIP)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病因不清,临床表现主要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咳嗽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肺功能下降,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低氧血症、呼吸衰竭、需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对该病缺乏有效和公认的治疗方法,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我院在治疗1例脑梗塞伴NSIP患者时发现,在头昏、头痛、眩晕减轻的同时,患者肺部情况也较前有较明显的改善,可谓“歪打正着”。

患者男,61岁,医师。入院时,头昏、头痛、眩晕2月余,呼吸费力,伴干咳,活动后加重半年余。吸烟30余年,否认其他病史。查体神清,合作,语言可,理解力、记忆力、判断力、定向力、反应力均可,眼球各方向运动无障碍,左视时可引出短阵眼颤,五官基本正,伸舌居中,面部感觉对称。四肢感觉、活动可。Hoffmann’s(-)、Babinskin’s(-)、Chaddock’s(-)、踝阵挛(-)。血压:/90mmHg,HR96次/min,杂音无,A2P2;桶状胸,两肺呼吸音略粗,有罗音。杵状指可疑。肺功能检查发现,1.肺活量百分比轻度下降、2.最大通气量百分比轻度下降、3.用力肺活量百分比稍有下降、4.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检查正常、5.最大吸气压容积百分比检查下降、6.最大呼气压容积百分比检查下降、7.弥散功能百分比检查正常、8.闭合容积检查正常。经头颅灌注、多排螺旋CT容积扫描发现“双侧颈内动脉钙化斑块”,“颅内动脉硬化狭窄”,“基底节区脑梗死”。同时CT还发现,双肺间性质改变,肺气肿,左侧裂间胸膜局部增厚,弥漫性结节,条索状阴影,有网格样改变(见下CT图片),诊为间质性肺炎。

年11月10日入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始高压氧治疗。压力:2.2ATA,稳压吸氧时间:80分钟,每天1次,偶有间断。年2月起,每周高压氧治疗3次。

高压氧综合治疗一个月后,患者自觉头昏、头痛明显减轻,眩晕消失,眼颤消失,精力较前充沛;三个月后自觉呼吸顺畅,干咳减轻;血压:/80mmHg,HR82次/min,杂音无,A2=P2;桶状胸,两肺呼吸音清,罗音无。年2月12日复查肺功能检查发现:1.FEV1/FVC为84%,FEV1%为99%、2.舒张试验阴性:FEV1改善量为ml,改善率为3%、3.DLCO百分比为85%,弥散功能正常。提示:1.肺活量百分比检查正常、2.最大通气量百分比大致正常、3.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检查正常、4.用力呼吸容积百分比检查正常、5.最大吸气压容积百分比检查正常、6.最大呼气压容积百分比检查正常、7.弥散功能百分比检查正常、8.闭合容积检查正常。

年2月11日CT示:双肺间性质改变较前减轻,肺气肿基本同前,弥漫性结节和条索状阴影减轻,网格样改变基本消失(CT图片)。

NSIP属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IIP)范畴,是特指原因不清的肺实质的纤维化性疾病。按照年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协会(ERS)对IIP的分类[1],可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隐源性纤维化性肺泡炎(IPF/CFA)、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interstitialpneumonia,NS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organizingpneumonia,COP)、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interstitialpneumonitis,AIP)、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esquamativeinterstitialpneumonia,DI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合并间质性肺病(respiratorybronchiolitisinterstitiallungdisease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meo.com/zcmbyf/14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