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血管堵塞,脑细胞死亡的脑梗塞。即使得救了,也会留下瘫痪和语言障碍等后遗症,是有可能会给日常生活带来障碍的疾病。但是近年来治疗和康复进步,即使发病也能恢复原来的生活的情况在增加。尽早发现发病,接受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本人和家人加深理解是很重要的。“没想到能这么有精神”。今年4月住在日本九州医疗中心(福冈市)的该市女性(85岁)在自己家发生脑梗塞。上午9点左右,躺在客厅看电视的时候,同居的四女(40岁)发现了异常。闭上眼睛也不响应号召。马上叫了救护车,送到了该中心。诊断结果是大脑粗血管堵塞的严重脑梗塞。马上开始手术,多亏能除去原因的血栓(血块),后遗症也没有留下,3周后就出院了。之后没有康复的必要,可以享受喜欢的大相扑的电视转播。
脑梗塞是由于动脉硬化等原因,脑血管堵塞,无法供给血液,引起运动麻痹和感觉障碍等的疾病。如果氧气不足和营养不足的状态持续下去,脑细胞就会坏死,即使得救了,也有可能留下后遗症。根据厚生劳动省年人口动态调查,国民死因第4位的“脑血管疾病”中约6成是脑梗塞(约6万人)。
女性接受的是被称为“血栓回收疗法”的治疗方法。把导管这种细管从脚底动脉送入大脑,通过吸引或缠绕血栓来去除,使血流重新开始。据负责此事的德永聪医生介绍,脑梗塞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最近15年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首先,05年,国内批准了用药物溶解血栓的“t―PA疗法”。对溶解小血管形成的血栓很有效,但时间久了使用的话,出血风险会提高,因此仅限于发病4个半小时以内。
于是出现了10年认可的血栓回收疗法。也可以去除t―PA疗法难以溶解的粗血管血栓,根据症状可以治疗到发病后24小时。据德永医生说,接受血栓回收疗法的患者中有5成左右即使有轻度麻痹,也能恢复独立的生活。
一方面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大进步,该中心的冈田靖副院长表示:“治疗开始越早恢复越好。和时间的较量”。因为发病后时间一长脑细胞一旦死亡就不会恢复原来的状态。
握钥匙是如何快速掌握初发症状并呼叫救护车。冈田副院长呼吁大家记住“FAST”这个词。据说,如果出现“Face=脸部麻痹(脸歪)”“Arm=胳膊麻痹(胳膊无力)”“Speech=语言障碍(难以说话)”中的任一症状,就怀疑是包括脑梗塞在内的中风,希望叫“Time=赶紧”救护车。
日本中风协会(大阪市)的副理事长、有脑梗塞经验的川胜弘之(64岁)担心:“与癌症相比,对中风有理解的人很少。”例如,脑梗塞中很少有因脑卒中之一蛛网膜下出血引起的剧烈头痛。另一方面,脸瘫、言语障碍等容易被看成是夜间。川胜说:“如果留下后遗症,需要看护的话,不仅是本人,家人也会痛苦。我想传播正确的知识,尽量减少那样的人”。该协会在全国48个支部举办市民讲座。致力于中风对策的启发。包括脑梗塞在内的脑卒中康复现场正在引进最新机器。医院(福冈市)采用了步行康复佩戴型机器人“HAL”。据入江畅幸副院长介绍,要移动脚时,贴在皮肤表面的传感器捕捉从大脑传递到神经的电位信号,移动机器人的腿来帮助步行。该医院每年约有人使用。据说,通过10米的步行测试缩短了时间等,“也有急剧恢复的患者”(入江副院长)。HAL是筑波大学发初创企业开发的。以对脑卒中患者适用公共医疗保险为目标,治疗试验正在进行中。其他还有辅助步行训练的本田“Honda步行辅助”和丰田汽车“徒步”等多种多样的机器人登场。期待着康复效果的提高。[日本经济新闻晚报]
“专业来自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