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和额颞痴呆者小脑网络选择

总结:

前人研究发现,阿尔兹海默病(AD)主要与扣带回后部、角回、楔前叶(默认网络)的异常有关,而额颞痴呆(FTD)主要与额叶及颞叶(凸显网络)的异常有关。但是之前关于两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多集中在大脑,很少有研究探讨其与小脑的关系。那小脑与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研究者选择了两类痴呆患者,一类是AD,一类是FTD。为了更细致的考察额颞痴呆,研究者又将其分为三种亚类型:行为异常的额颞痴呆(BvFTD),语义异常的额颞痴呆和语言流畅性异常的额颞痴呆。四个痴呆组分别与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组进行脑结构对比。结果发现,AD组在左侧小脑I和左侧的角回出现异常,行为异常的额颞痴呆组在左侧小脑VI和右侧脑岛的灰质体积出现异常。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左侧小脑I来自于默认网络,而左侧小脑VI来自于凸显网络,这暗示小脑和大脑损伤的脑区属同一网络。但在另外两组疾病患者大、小脑的损伤中并未发现这种模式。为了探讨小脑和大脑异常脑区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又计算了两组人的异常脑区在静息态下的功能连接以及结构相关,结果发现左侧的小脑I和左侧的角回,左侧的小脑VI和右侧的脑岛,具有显著的功能连接及灰质体积的相关。

这些结果说明两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与网络异常,而不仅仅是某一个脑区的异常有关。且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选择性的对应于小脑不同网络的损伤。

评议:

首先,这篇研究的结果(与某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的小脑或大脑的异常脑区来自同一个网络)只在前两种疾病中得到证实,并没有在后两种疾病中得到验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研究者并没有探究。也即这种结论可能并不能推广。

其二,本文用“拟合系数”探讨组间差异脑区的所属网络。拟合系数:用差异脑区落在某一个网络内的比例和落在该网络外的比例的差值除以总比例。并通过置换检验来考查拟合系数的显著性。但是这种计算方法很受平滑盒及阈限大小的影响。可以考虑用差异脑区peak点所在的网络来代表这个脑区所在的网络,但这样可能也会损失掉cluster大小的信息。总之,目前的这种做法还有待考量。

其三,在进行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分析时,作者采用的是来自脑功能连接组的名正常人的数据计算小脑和大脑差异性脑区静息态下的功能连接。但其实这一步的作用并不大。以AD的异常脑区为例,文中的前两步已经发现,左侧小脑I属于默认网络,角回也属于默认网络,而其他的差异性的脑区不属于默认网络,那这两个脑区的功能连接肯定很强或者是高于其中一个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其次,小脑的分区是根据小脑与大脑各个网络静息态下的功能连接算出来的,这一步相当于重复了前人划分小脑时采用的步骤。一种可能解决方法是利用本实验中的疾病组被试的静息态数据进行类似的研究。并结合结构相关的结果说明大脑和小脑的异常在功能和结构上是共变的。

第四,文中的置换检验是从疾病组中随机抽取20个被试,然后与正常人对比。并不是按照常规的方法将所有的被试重新分组。因此,这种方法可信度究竟有多高,目前也未知。

因此,在考虑以上四点的情况,这篇文章的可靠性和可推广性都值得质疑。所以这篇文章为何能发Brain?

Guo,C.C.,Tan,R.,Hodges,J.R.,Hu,X.,Sami,S.,Hornberger,M.().Network-selectivevulnerabilityofthehumancerebellumtoAlzheimer’sdiseaseandfrontotemporaldementia.Brain,(5),-.

赞赏

长按







































鍖椾含涓鍖婚櫌蹇芥偁
鍖椾含涓尰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瀹舵渶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meo.com/zcmbhl/7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