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救她这是女儿的呼唤紧急求救这是对生的渴望急切求助这是生命的期待暖到了因为生命的援助有救了因为爱心的接力心定了因为众人的守护与生命赛跑与病魔相争阿拉一起加油白血病人家属:“上海真的有爱”3月30日今天上午,市民樊女士在微博上发帖“上海救她”,同时向记者求助,她的母亲患急性白血病,转运遇到难题。截至发稿,樊女士表示,医院得到后续救治。上海有爱!今天上午,记者与樊女士取得联系。她讲,自己和母亲张阿姨居住在浦东同一个小区的两栋楼。3月18日起,母亲开始发烧。樊女士以为母亲只是“着凉了”,加医院因疫情封控,就医很不方便,便叮嘱她好好休息,观察几天再说。3月26日,樊女士去探望母亲时,发现她高烧达39.5℃。两人立刻穿好防护服,赶到位医院看发热门诊。当时,樊女士的母亲张阿姨十分虚弱,气都有点接不上,立即上了氧气。核酸检查后,就是各项检查和化验。医生从我妈妈的血象看,明确有双肺感染,疑似是急性白血病!樊女士说,母亲很快被安排住进发热门诊过渡病房里,进行抗感染治疗。3月28日,上海启动新一轮核酸筛查,樊女士被封控在家,医院。医生给我打电话,如果是急性白血病,需要骨髓穿刺确认,才能进一步用药干预。但医生告诉她,医院的许多医疗服务暂停,没办法做骨髓穿刺,希医院收治。樊女士“足不出户”,只能委托医院。与此同时,她开始多方联系,希望能医院医院治疗,却一直没有得到明确回复。记者与张江镇取得联系,在接通防疫办电话后,随即将情况作了反映。之后,樊女士致电记者表示,医院、医院等多方重视。医院协作,教授连线,让我妈妈不用转院,就第一时间得到了救治!目前,由医院安排骨髓穿刺,根据初步穿刺结果使用对症药物干预,安排了血小板输血。但具体的白血病分型化验,还要拿到实验室进一步分析,需要时间和等待。临床报告樊女士对于现在的情况表示很感动也很感恩:在这个特殊时刻,我妈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上海真的有爱!今天下午3时,樊女士反馈:妈妈骨髓穿刺已经做好了。樊女士的妈妈已做好骨髓穿刺恶性脑瘤患者:“这座城很温暖”江苏省苏州市的李先生向记者求助,他的姐夫王先生今年45岁,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但不幸的是,作为全家“顶梁柱”的他被诊断有脑部恶性肿瘤,医院转来上海看病。由于疫情原因,医院封控,医院附近的小旅馆里,万分无助地等待着,天天忧心忡忡。3月27日,在看到“新民帮侬忙”发布的《5岁恶性肿瘤病孩!78位被封控孕妇!求助求助,战疫:阿拉帮侬忙→》点击查看的报道后,李先生立刻找到了记者。他讲,今年春节后,自己的姐夫王先生被查出脑球和脑干间有多个肿瘤,医院主治医生建议他立刻去上海求医。电话那头,李先生几度哽咽:姐夫为人很善良,无论如何我们都带他来上海试一试。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先带着姐夫的CT影像片等来上海挂了专家号,专家直言难度很大,但可以入院治疗,看看还有没有办法。医院床位紧张,在上海举目无亲的李先生巧遇好心人,帮着协调落实了床位。那位好心人对我说:病人太年轻了,能帮就帮一把!但是,当王先生从安徽合肥赶到上海就医时,医院却因疫情封控。医院附近的旅馆后,王先生的病情每况愈下,虽然意识还算清醒,但手脚麻木已不能行走。记者多方联系,在不少好心人的相助下,医院给予回应:只要患者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就可以接收。3月29日昨天中午,王先生在医院。王先生在家人陪同下医院记者了解到,医院,医院由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知名神经外科专家宋冬雷教授创办。主诊医生神经外三科主任盖延廷向记者介绍,由于患者病史比较复杂,已请神经内科、神经影像科、神经外科等,一同为患者做多学科会诊,初步判断为“淋巴瘤、脱髓鞘”可能。待完成鉴别诊断,如是淋巴瘤可能性较大的话,拟于本周四或周五手术活检明确后,再制定后续治疗计划。得知姐夫入院后就已经得到了专业治疗,李先生欣喜万分。3月29日昨晚,他再次联系上了记者:我和姐姐通了视频电话,她讲:医生特别专业尽责,医护人员对他们也特别照顾。姐姐和姐夫特地让我告诉你们:一定会把病治好,因为有很多很多的上海好心人等着他们去感谢。疫情下,上海的温度真的很暖很暖!78位封控孕妇:“很定心很暖心”3月27日,“新民帮侬忙”发布报道《5岁恶性肿瘤病孩!78位被封控孕妇!求助求助,战疫:阿拉帮侬忙→》点击查看,讲述从河北来沪求医的孕妇杨女士,因所租住的小区被封控,就医待产遇困。而小区里有78位孕妇都是像她一样,特地从外地赶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求医问诊的“孕妈妈”,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孕期疑难疾病。报道发布后,引发社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