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腔梗)在40-6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非常多见的,实际上就是脑梗死中的一种,因其梗死面积很小(直径一般不超过2-5mm)而得名。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粘度血症、高同型半光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吸烟、凶酒和喜咸食者发病率更高。临床症状大多数比较轻或无症状而不易引起病人和医生们的警觉,很多病人常因其他原因做头部CT或MRI检查时才被发现。有症状者表现为轻度的肢体无力、麻木、头晕、头痛、行走不稳、动作迟缓、记忆力下降,重症者可表现为偏瘫、咬字不清、吞咽困难或看物成双等症状,数年后丧失生活能力,长期卧床。我要向中老年朋友强调的是虽然腔梗大部分预后是良好的,但是少部分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后果也是可怕的。
医院老年病科郭汉林
为了引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腔梗的警惕,现介绍几种临床常见的腔隙综合症,提醒大家早预防、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
1.纯运动性轻偏瘫临床比较常见,出现对侧面部和上下肢无力,常常突然发病,数小时内进展达到病情的高峰,许多患者遗留受累肢体的笨拙或运动缓慢。
2纯感觉性卒中出现对侧偏身或局部感觉障碍,如麻木、烧灼或沉重感、刺痛、僵硬感,但很少有感觉缺失的体征,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持续感觉障碍型、TIA后转为持续型。
3共济失调型轻偏瘫病变对侧偏瘫伴小脑共济失调,下肢重,以脚踝尤为明显,上肢轻,面部最轻,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动作均阳性。
4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症起病突然,症状迅速达高峰,有严重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对侧中枢性面瘫,同侧手轻度无力、笨拙。
5感觉运动性卒中以偏身感觉障碍起病,再出现轻偏瘫。
6腔隙状态多发性腔隙累及双侧椎体束,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痴呆、假性球麻痹双侧椎体束正类帕金森综合症和尿、便失禁等。
预防
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科学的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我们患腔梗的风险降到最低,或使腔梗进一步发展的环节终止,因此,预防该病及防止再发十分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应注意:饮食保健、禁吸烟、少饮酒、合理运动、规律生活,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定期检查心脏、血管、血脂等,并对异常情况及时合理治疗。由于神经功能损害后的恢复有其自然规律,肌肉力量、感觉、语言等功能障碍的恢复快慢依脑损害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异,大多数在病后两周至半年内逐渐恢复,病人、家属必须了解这些知识,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恢复自我的耐心、信心和毅力。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主要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糖、血液高凝状态等有关,因此对以上疾病应及时予以治疗。
口服阿司匹林,阿斯匹林肠溶片由于个体差异,目前已经有47%的人群对阿司匹林抵抗,服用没有效果,有的患者长期服用仍然脑梗塞复发,而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造成了胃出血,这部分需要选用氯比格雷或用中药替代。
食疗方剂
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腔隙性脑梗塞后遗症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5.腔隙性脑梗塞后遗症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食疗禁忌
1.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若连续长期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腔隙性脑梗塞后遗症复发。忌食肥肉、动物内脏、鱼卵等;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烹调。
2、忌肥甘甜腻、过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少甜味饮品、奶油蛋糕的摄入;忌食过多酱、咸菜等。
3.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还有热性食物如浓茶、绿豆、羊、狗肉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