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在跟自己的孩子或者朋友一起嗨的时候,大家可知道儿童节真正的来历?不着急,先锋君这就告诉你!
其实,儿童节的来历,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当时的很多国家表示赞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国务院的前身)于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儿童节那天,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普及校服前为白衬衣蓝线裤)。
看完之后是不是对儿童节的来历有更多的了解了?好了,收拾好心情,接下来,先锋君带你一起来看看咱们贵州的几位美德少年吧!
美德少年王入荣
王入荣为瘫痪的父亲按摩。
王入荣,男,年10月生,是晴隆县花贡镇花贡小学学生。9岁,本是倍受父母呵护、在家人身边撒娇的年龄,可9岁那年,父亲瘫痪,母亲外出务工,幼小的王入荣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一放学,我唯一的念头就是8分钟赶回家”,王入荣说。由于担心爸爸没人照料,他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都会在8分钟内赶回家。踏进家门,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爸爸,问他饿不饿、渴不渴,然后端屎倒尿、喂饭喂药、翻身擦背、拔火罐、打银针。护理完爸爸,他便开始了家里的劳作,扫地、做饭、洗衣服……待家里一切安排妥当,他会叫上妹妹一道,开始做家庭作业。
多个日日夜夜,王入荣四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他时常鼓励自己:“我一定要振作起来,大人会做的事,我也要学会!”王入荣总把生活的苦楚默默地埋藏在自己的心里,用笑脸面对爸爸,用坚强面对困境,用担当面对生活,其背后的坚强、艰辛和付出,令人难以想象。艰辛的生活磨砺了他自强不息的意志,他是孝老爱亲的美德少年。
美德少年胡康
胡康(左)参加活动。
胡康,男,普安县兴中镇铅矿学校学生。从学步开始,胡康后脚跟就无法着地,走起路来一踮一踮地,身体左右摇晃,医学上称之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全家人带着他医院问诊治疗,但得到的回复始终只有一个——无法治愈。他家境贫寒,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是一名留守儿童。胡康身残志坚,比大多数孩子都刻苦认真,是班上的副班长,还是学校的象棋小能手。在家中,他孝顺老人,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他的脸上,从未看到过自卑和埋怨,而是自信阳光的笑容。他常常说,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有出息、对社会有用的人,来回报所有关心和帮助过他的人。在小胡康同学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乐观向上、身残志坚的可贵精神,这种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美德少年王婷婷
王婷婷陪姑姑锻炼。
王婷婷,女,11岁,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四小民航校区五(2)班学生。他父亲、姑姑先后患小脑萎缩(遗传性疾病,其祖母、外高祖母曾因患此病瘫痪多年并已病逝),母亲不堪生活重负改嫁,王婷婷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懂事以来,王婷婷坚持照顾瘫痪的爸爸和姑姑,给父亲做饭喂饭、洗脸洗脚、端屎倒尿、翻身擦背,扶姑姑起床上厕所是王婷婷每天要做和必须做的事情。当有人问及王婷婷照顾父亲和姑姑这么多年辛不辛苦时,王婷婷说:“爷爷不常在家,我就是家里唯一健康的人,再苦也要做。”她的坚强和孝心,感动了她的老师、同学和身边的许多人。
美德少年卢生蕊
卢生蕊(居中者)。
卢生蕊,年4月生,兴义市向阳路小学学生,是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孩子。卢生蕊多才多艺,至今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演出近三十余场,在央视少儿频道《大手牵小手》节目录制中,她担任过《黔西南迎宾曲》、《习兰里》等布依族、苗族舞蹈的领舞,还参加大型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黔西南首部反腐微电影《蜕变的天使》等影视剧的演出。她热爱公益,自年以来,她作为年龄最小的义工,和妈妈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兴义市社会义工联合会组织的“山区学校爱心书屋筹建”“让他系上你的围脖·这个冬天不再寒冷”鞋盒礼物等公益活动25余次,志愿服务近小时,年被兴义市社会义工联合会评为“优秀志愿者”。
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咱们贵州少年棒棒哒?让我们真诚的为他们点个赞吧!
那么,大家还记得小时候过儿童节的情景吗?哪件礼物让你记忆犹新?儿童节礼物40年大变迁,请跟随先锋君一起去盘点那些身边的回忆和改变!
怎么样?哪一个触动了你呢?
最后,先锋君祝所有大朋友和小朋友节日快乐,天天都是儿童节哦~
综合整理
曹喆宇
来源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贵州文明网
编审
林茂申彭奇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