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
年第8期总第17期
导读
中风病是中医学的病名,现代医学中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栓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均属本病范畴。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晕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失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疾病。
中风病是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一种疾病,可伴随诸多的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本期内容,我们为大家介绍中风患者如何利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康复,尽量减轻中风后遗症为个人和家庭带来的伤害。
康复最佳时期
中风病分三期,急性期(发病两周内);恢复期(发病两周至半年);后遗症期(发病半年后)。进入后遗症期的患者康复难度较大,故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为疾病恢复期,此时急性期已过,病情平稳,此时应医院医院康复科进行综合治疗,不要错过康复的最佳时机。
中风患者主要存在哪些功能障碍?
中风恢复期的患者主要存在的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二便障碍等。
运动功能障碍包括痉挛、平衡障碍、上下肢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恢复时间长,甚至有些患者终生存在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中风患者的感觉障碍主要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障碍等浅感觉障碍,以及位置觉、运动觉障碍等深感觉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指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视空间能力、执行能力等认知领域功能障碍。
情绪障碍主要有抑郁和焦虑,严重者不仅影响疾病康复甚至造成死亡。
言语和语言障碍主要包括表达障碍、理解障碍、命名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常影响进食、饮水,易造成误吸引起肺部感染。
二便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尿潴留、大便失禁和便秘。
中医康复疗法
针对中风恢复期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应用的中医药疗法有中药、针灸、推拿、拔罐、湿敷、运动疗法等。
1.中药治疗
中风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中医又有真中风、类中风的划分,中经络、中脏腑的分类,以及定位论治分期立法的治疗法则。临床上采取综合分析,辨证论治的原则,总以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调理脏腑为根本。
2.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基于中医经络辩证理论,结合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针对不同的功能障碍采取不同的穴位配伍和针刺手法开展治疗。
对于运动功能障碍,针刺主要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疏调经筋为主。根据患者运动障碍的特征,软瘫期可采用巨刺法取阴经穴位,痉挛期上肢取阳经穴、下肢取阴经穴,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
对于感觉功能障碍,针刺以循经皮部浅刺为主,以通经活络、行血祛瘀;还可以选取头皮针,选取头部感觉分区针刺,以疏通经络,由外而内调理脑部功能。
对于认知功能障碍,针刺以调理三焦、调和阴阳、开窍益智为治则。以任脉、督脉、心经和心包经穴位为主,常取膻中、中脘、气海、百会、四神聪、风府、风池、神门、内关、人中等,可配合头皮针、耳针治疗。
对于情绪障碍,针刺以调神理气、疏肝解郁为主,可取督脉、肝经、心经、心包经穴位,如百会、印堂、合谷、太冲、内关、神门等。可辅以耳针、水针(针即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综合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
对于言语和语言障碍,针刺以通经活络、利窍开音为主,可在局部选取金津、玉液和廉泉,配哑门、风池、通里、三阴交等穴位。也可选用头皮针针刺运动语言功能区。
对于吞咽功能障碍,针刺以疏调经筋、调节阴阳,促进吞咽功能恢复为主,主要选取廉泉、金津、玉液、风池、完骨、翳风等局部和邻近穴位。
对于二便功能障碍,针刺以疏通经络、调节肠道蠕动节律性为主,可取任脉、胃经、脾经、膀胱经穴位,常用:关元、中极、水道、腹结、天枢、八髎、阴陵泉、足三里、上巨虚等。
3.艾灸
温灸疗法主要功效是疏通经络、温通经脉,依据选取穴位不同存在差异,常见作用是行气通络、固精缩尿,升阳举陷,温阳保健。对于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二便障碍等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温灸同样需要辨证施治,依据症状、体征而制定治疗方案,确定施灸部位和所用灸法。
4.推拿
推拿手法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对不同部位采取循经络、按穴的手法治疗措施,可以松解肌肉关节、拮抗痉挛肌肉,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痉挛状态;同时可以改善患者偏瘫侧血液循环,强壮筋骨、防止废用性肌萎缩;主要手法包括关节松动术、痉挛肌治疗、骨伤推拿等。
5.拔罐
拔罐疗法选用背部腧穴,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6.传统运动疗法
根据自身的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学习中医传统运动疗法,帮助康复,如八段锦、五禽戏等。伴有平衡功能障碍易跌倒的患者可选择练习太极拳。
7.其他中医疗法
(1)耳穴贴压。常应用于中风病伴有认知和情绪障碍的患者,也可针对语言相关功能部位,进行持续性长时间刺激,调节言语功能。也可贴压相应部位调节直肠、膀胱功能,用于二便功能障碍患者。
(2)中药湿敷选用活血化瘀之中药,作用于瘫痪肢体,起到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
(3)中药离子导入仪:可以促进药物直接导入到病变部位,使药物充分发挥药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外加温热作用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经活络,药物运行全身,调节脏腑、经络功能。
(4)腕踝针治疗仪: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针刺部位局限在四肢的腕部和踝部,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
现代康复疗法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是病、伤、残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临床常用治疗技术有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根据患者病情和功能障碍类型和程度,综合选用康复疗法。
针对运动功能障碍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功能性任务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机器人辅助训练,虚拟现实训练和躯体感觉训练、移动性任务训练、平衡训练、姿势训练、任务导向疗法等。
针对感觉障碍,主要采用躯体感觉再训练。
针对认知功能障碍,可采用内化策略(视觉意象、语义组织、分散练习)、外部记忆辅助(笔记本、寻呼系统、电脑和其他提示装置);音乐疗法及虚拟的言语、视觉及空间学习;肢体失用可进行策略训练、姿势训练、想象训练;视空间障碍可进行棱镜适应、视觉刺激、虚拟现实、肢体活动等。
针对情绪障碍,首先进行卒中后抑郁筛选,在治疗后进行定期评估。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应接受抗抑郁药治疗,必要请专业心理医师联合诊治,运动疗法可作为卒中后抑郁的补充治疗方法。
针对言语和语言障碍,可选用言语康复训练、计算机疗法、阅读交流训练、辅助性和替代性交流装置训练。
针对吞咽功能障碍,可选用冰刺激、K-Piont刺激、声门上吞咽训练。
针对二便功能障碍,可选用膀胱功能训练、盆底肌功能训练。
家庭康复护理
患者在接受康复专业人员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家属应予以积极配合,学习各种家庭康复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家进行康复的主要方法有:
1.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姿势:包括卧位、坐位及站立位,帮助患者活动偏瘫肢体,先从被动活动开始,逐步让患者参与到活动中,增加主动活动。
2.帮助患者进行翻身练习、卧位到坐位的练习、从轮椅或座椅转移到床铺的练习以及步行练习。
3.为言语障碍患者准备人像镜进行自我口型和发音的练习,鼓励患者大声朗读文章,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以促进言语功能恢复。
希望所有中风患者在看到这篇文章后树立正确的康复观念,及时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辅以家庭康复,尽快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编辑: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马杰
供稿:天津中医院于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