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危儿?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对胎儿或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不良影响因素的婴儿,高危儿有存在脑损伤的潜在危险.因此出现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以及心理行为异常等疾病的可能性比正常出生儿要大很多。
因此需要我们更加细心的呵护宝宝的成长,定期随访,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家长、医生双方面的努力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使高危儿尽量避免或减轻后遗症的发生。
高危儿脑损伤筛查(简称高危儿筛查)包括以下5项检查,凡有其中一项异常者,应视为脑损伤可疑患儿,作进一步检查或转至有诊断条件的单位诊治。
1、视、听感觉检查:在小儿清醒状态下进行。
(1)视反应检查:婴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用直径10cm红球,在距小儿眼前20cm处轻轻晃动引起小儿注视。然后慢慢向左、右弧形移动,观察小儿眼球与头部跟随红球转动情况。
正常:1个月小儿眼球能追视(左、右各),2-3个月小儿追视大于,3-4个月小儿追视并转头(左右各)。
异常:不能注视或追视、转头范围小。
(2)听反应检查:小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用内装20粒干玉米粒的硬塑料盒(在摇动时可发出高声调的“格格”声)在小儿视线外,距左或右耳10cm处连续摇动发声,观察小儿反应。
正常:1-3个月小儿听声有反应(如瞬目、皱眉、转头),4个月小儿头能转向声音一侧。
异常:对声音无反应,4个月后头不能转向声源。
(3)人脸反应检查: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小儿头颈后部,保持头正中位,使其成半卧位,检查者在距小儿脸前20cm处发出屈曲去、柔和的声音(如来—来、来),吸引小儿注视。然后检查者分别向左、右移动头部,观察小儿眼球和头部情况,这是视和听的综合反应。
正常:1个月小儿能追视(左右各),2-3个月小儿追视大于,4个月后能追视并转头(左右各)。
异常:不能注视人脸或追视、转头范围小。
2、拉起抬头检查
婴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检查者扶持小儿两侧前臂或上臂慢慢拉起小儿至,观察抬头情况,再拉至坐位观察竖头情况。
正常:0-1个月小儿拉起时头后垂,坐位时能竖头5秒钟;2-3个月小儿头轻微后垂,可竖头15秒以上;4个月小儿拉起时头与躯干呈直线抬起,竖头稳,可左右转头看。
异常:0-1个月小儿不能竖头,2-4个月小儿拉起时头背屈,竖头不稳。
3、俯卧位抬头和手支撑检查
小儿置俯卧位,在头前上方用玩具逗引,观察小儿抬头和手支撑情况。
正常:0-1个月小儿头转向一侧;2个月小儿能抬头片刻,下巴离床;3个月小儿抬头超过,肘支撑,胸部离开床面;4个月小儿抬头,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异常:2-3个月小儿不能抬头,3-4个月小儿抬头不稳,不能肘支撑使胸部离开床面。
4、肌张力检查
肌张力是指在安静状态下,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到的阻力,可通过被动地屈曲、伸展、旋前、旋后肢体来了解肌张力情况。正常肌张力是在活动肢体时没有阻力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肌张力异常有以下3种类型:
(1)张力增高:活动肢体时,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2)张力降低:活动肢体时,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3)张力障碍:肌肉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地交替出现。
婴儿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高,以后随着月龄的增长,肌张力逐渐减低而转为正常。婴儿脑损伤时肌张力异常在生后的2-3个月内可不太明显,以后慢慢地出现肌张力增高的表现。
5、异常姿势检查
由于肌张力异常和原始反射持续存在,脑损伤患儿会出现一些异常姿势,常见的异常姿势有以下几种:
(1)持续头背屈:仰卧位拉起或抱起婴儿时头明显背屈;
(2)4个月后手仍紧握拳或拇指内收;
(3)两上肢硬性后伸;
(4)下肢硬性内收、交叉;
(5)角弓反张:头背屈,上肢硬性后伸,下肢硬性伸展;
(6)尖足:6个月后,扶小儿腋下直立位时,两足尖着地,足跟不能落地,同时伴有足背屈角增大或肌张力增高者为异常。但需排除姿势性尖足(足背屈角,肌张力正常者)。
(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张涛医生简介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医院、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副主任。师从著名儿童康复专家马丙祥教授,进修于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擅长
小儿神经发育学评估;
高危儿早期筛查与干预;
运动障碍:脑瘫、发育迟缓、脑炎后遗症、迟缓性麻痹;
心理行为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抽动障碍等;
其他:小儿癫痫及对发热、咳嗽、腹泻、积食等常见病、多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