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上旬,在中国医院里,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一个已经丧失意识、只有心跳的脑血栓患者,在用英诺华公司生产的血小板分析仪连续检测了血小板的聚集率变化后,医生改变了原来的用药剂量,结果奇迹出现了:患者很快苏醒,恢复了意识,一周后活动自如,医院,出院回家了。
事情的经过大致如下:
今年大约8月,有位退休老医院,当时病人意识尚清醒,但是已经没有活动能力了,是躺着送来的。病人被初步诊断为脑血栓,在做完手术后,没想到病人反而丧失了意识,只有心跳尚存。经过脑CT检查,病人颅内发现大量出血。病人家属着急了,医院里也很少遇见此类情况。再者,病人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医院里其他各科室都不敢接收这个病人,怕担责任。病人家属非常气愤,准医院。万般无奈,医院只有把病人转到重症ICU病房看护。
重症ICU主任也是束手无策,好在他想起了前不久江苏英诺华公司曾经在一次学术推广会会上的要检测和监测病人血小板聚集率的观点,于是决定姑且一试吧。
根据厂家的技术指导,主任开始连续检查病人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把病人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严格控制在50%-55%,以此调整氯吡格雷的用药剂量,结果就是这个简单的调整,奇迹出现了:病人居然逐渐恢复了意识,并且很快也恢复了行动能力!一周后,决定出院,现在医院,回家了。
小编提示: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第一和关键”的因素
现有体检项目几乎完全无法预测血栓风险,对血栓风险预警完全处于空白的状况下,开展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以大大提高对血栓风险的预警能力。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医疗机构及体检机构的责任风险,有效减少医患矛盾
在以往的血栓预防及治疗实践中,主要采用标准化的模式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即根据经验而不是根据真实需要用药。抗血小板用药几乎是千篇一律、甚至终身一种剂量用药,显然是违背客观规律和实际需要的。因此,目前国内外临床专家已开始应用血小板功能检测技术指导临床对血栓病的防治,血小板功能检测在血栓病的防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功能检测也正快速成为常规检测项目
祝愿每个患者都可以这样幸运!
祝愿所有的人都健康长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