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平儿童脑瘤治疗不应满足首选,而是精选

白斑病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原创GlobalMD全球医生组织

上海交医院小儿神经肿瘤中心陈若平主任作为华东儿童神经肿瘤国际远程医疗协作网发起人之一,不仅在小儿神经外科领域,也在脑肿瘤领域潜心钻研了20多年。

小儿神经外科专家陈若平主任和他的小病友

他认为近年来儿童中枢神经肿瘤,特别是脑瘤发病增多与先进诊断技术密切相关,而提高疗效和治愈率将依靠国际互联网远程医疗合作。

一方面儿童脑瘤患者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如何把握好儿童脑瘤综合治疗方案选择,是按照临床指南常规首选,还是针对每位患儿进行精选?这是考验主诊医生的关键问题。

上海是长江三角区域核心,在临床医学领域,特别是疑难疾病诊疗更是江南、华南和齐鲁等地区患者前来会诊最集中的地方

为此,陈若平主任与全球医生组织密切合作,对接儿童神经肿瘤领域权威机构和国际专家,建立了华东区域儿童神经肿瘤国际协作网。

该协作网核心主旨是通过互联网远程医疗方式,针对儿童肿瘤疑难案例与国际专家远程会诊分析并讨论最佳诊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循证临床研究合作。

全球医生组织国际互联网远程医疗平台,聚焦儿童肿瘤精准治疗和国际临床研究合作,医院和医生开放。

通过华东协作网(医院医院)和华北协作网(医院医院)协作国内儿童神经肿瘤医生

陈若平主任在尊重最初诊断和治疗方案基础上,针对每位患儿疾病诊断报告和曾经的治疗方案仔细梳理肿瘤的发生、进展和治疗细节,不满足于首选,而是为患儿精选最佳方案。

作为小儿神外科出身的陈若平主任,脑外科手术方案几乎承载了一半治疗责任或完成了一半功用。但陈主任认为这不是全部,患儿家属期望是彻底治疗和治愈肿瘤,让孩子完全康复。

陈主任深有体会真正的挑战是那些难治性或手术后复发肿瘤,手术未必是首选,小孩子脑瘤不能动辄打开切掉,要缜密思考综合治疗方案。他说这是目前我国儿童脑肿瘤综合治疗方面的薄弱环节,惯性依赖于指南首选方案。

在疫情进入恢复期后,陈主任也开始恢复和组织华东地区神经肿瘤国际协作网同事们一起和国际专家探讨临床案例交流

4月17日案例

手术前影像资料(1)

手术前影像资料(2)

手术后影像资料

中美儿童神医院的医生通过远程医疗研讨会形式参与了讨论和交流上述案例(1个半小时)。

陈若平主任说“在手术无法完全切除肿瘤情形下,针对小婴儿患者(3岁)选择最佳综合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但是在该案例病理诊断却存在不同证据和观点,为选择精准化疗或靶向治疗方案再次设置了“障碍”。这就是所谓“不能满足首选,必须为患者精选方案”。

儿童肿瘤国际远程医疗协作平台

儿童肿瘤国际远程医疗合作项目负责人时占祥博士认为“儿童肿瘤,特别是脑瘤既不是儿科,也不是肿瘤科疾病,是一类需要特殊诊治的肿瘤,需要具有儿科经验和成人肿瘤诊疗经验。我国目前没有一家独医院,但每年至少有20-50万儿童肿瘤患者,长期幸存者仅为三分之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meo.com/zcmbwh/16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